大福途网

《三国演义》写错了,吕布不可能使用方天戟,戟到底是什么兵器?

admin
《三国演义》写错了,吕布不可能使用方天戟,戟到底是什么兵器?-第1张-游戏相关-大福途网

前言:

当前我们对“三国主角用青龙戟的”可能比较关心,你们都想要学习一些“三国主角用青龙戟的”的相关文章。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“三国主角用青龙戟的””的相关资讯,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,大家快快来学习一下吧!

戟,这个武器大家估计都听说过,这是古代很著名的一种冷兵器,使用他的最有名的人就是吕布了,一直到现在,很多大铁门上面都会插着类似方天画戟的图案的铁枪头来防盗。

其实,《三国演义》中吕布使用方天画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,因为方天戟是一直到宋代才出现的一种长柄武器,而且和大家想象的相反,这种武器并不是军队使用(想想也能猜到吧,武器头那么重,用起来不方便),史实上方天画戟是一种仪典用兵器,其就不是设计拿来实战的,而在戟杆上加彩绘装饰的方天戟又称方天画戟,宋元明之后的小说演义较常出现这种武器,只不过是使人物形象更突出罢了。

小说中的吕布手持方天戟。

不过,方天戟其实形制和商代出现的戟已经有决定性的差别,它并不是传统的兵器“戟”。那么,正常的“戟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呢?

戟其实是两种兵器的合体,哪两种兵器呢?矛和戈。

矛就不用说了,这估计是最古老的冷兵器之一了,尖头戳刺能造成伤害,这估计原始人都知道,所以就有了矛这种兵器。

那戈呢?戈就有点说法了,戈前端有一柄横刃,以勾击为主要攻击方式,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古怪:不刺不砍,怎么会有这么古怪的攻击方式。其实古代的武器很多都是由农具发展出来的,戈可能就是受石器时代的石镰、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的兵器。而因为当时车战很普遍,所以横刃很常用。

所以,戈和矛结合起来,就成了戟,周代初年(约公元前1120年)的木椁墓,曾出土了九支戟。

戟是杀伤力很强的兵器,有钩、剢、划、刳、刺(扎入)、剌(割划开)六功能,所以作战效能很高,不过,这种戟和你印象中的方天画戟不太一样。

那个时候的戟大概是这个样子的。

这种戟和方天画戟最主要的区别是边上没有月牙形状的刀刃,其实除了方天戟之外,还有一种单边带有这种刀刃的戟,这种戟被称为“青龙戟”,也称“戟刀”。

这就是戟刀,是宋代《武经总要》“刀八色”的其中一种刀,说明这个本质上并不是戟,而是长柄战刀的一种。

但是,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,戟这种武器,虽然在汉朝仍作为重要的武器,但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渐被长枪取代,较少使用于战场上,转而为仪仗、卫门的器物。

为什么戟在战场上逐渐被淘汰了呢?

兵器这种东西,并不是越花哨越好,而且越实用越好,古代军队中,长兵器里最实用的莫过于长矛了,杀伤力大而且练习简单,所谓“一寸长一寸强”,而戟这种东西杀伤力确实大,但是使用起来很麻烦,一方面它比矛重,所以需要使用者有相当的力气,另一方面它的使用又需要很高的技巧,所以它其实并不适合作为普通士兵的装备。

尤其是南北朝之后,步兵对抗北方骑兵的时候,长矛比戟要好用太多了(因为矛虽然功能单一,只能戳刺,但是破甲能力特别强,这个时期随着冶炼技术提高,盔甲的防护性能大大增强,戟的话功能多,但是每项功能都不是很强的兵器自然就很尴尬,使用困难,杀伤力却受限制),所以自南北朝以来,战场上大批量的长兵器基本就只是矛类兵器了,除了还剩下少量的长刀和狼牙棒之类的钝兵器给将领们使用。

但是,在西方,一种类似戟的兵器却很流行(当然,这只是我们的翻译而已,不过西方这种武器的作战方式确实像我们中国的戟),这种武器的西方名称是“Halbert”( 德文字Halm(棍)与Barte(斧)的合体)。

它是什么呢?他也是两种武器的结合,不过和中国不一样,它是斧头与长枪的结合!所以直接翻译过来叫斧枪,也被称为瑞士戟,它在欧洲十四及十五世纪时最为风行,这个武器相当凶狠,斧枪以大钉将斧刃固定在柄头,通常有钩或刺在斧刃的背面,这可以用来钩住骑兵,甚至可以直接将敌人的骑兵反推回去。

十六世纪的瑞典斧枪头。

它在战场上往往比长矛更好用,而且金属头非常坚硬,能有效抵挡如刀剑等武器,斧背上的钩可以把骑兵拉到地上,一名瑞士农夫使用这个武器一击杀死了勃根地公爵“大胆的查理”。

这种武器是瑞士陆军在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早期时的主要武器,瑞士佣兵团经常使用这种武器和对手作战,瑞士人后来又给自己的战阵增加了长矛,战术是:用长矛击溃骑兵团,剩下的战士用斧枪、长剑、匕首来进行近身战斗。

现代的斧枪兵重演者。

一直到十六世纪中期,斧枪才渐渐消失在一般士兵的武器之中,因为它不适合保护慢装填的火枪兵。不过,这种武器在欧洲武器史中地位非常高,一直到现在,它也是梵蒂冈的瑞士卫队的仪式武器,当然,目前只剩下仪仗性质的了。

作者:云帆

标签: #三国主角用青龙戟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