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福途网

为什么说《英雄联盟》的新装备系统是“恰到好处”的改动?

admin
为什么说《英雄联盟》的新装备系统是“恰到好处”的改动?-第1张-游戏相关-大福途网

前言:

此刻姐妹们对“如何评价英雄联盟新装备”大约比较关注,同学们都想要剖析一些“如何评价英雄联盟新装备”的相关文章。那么小编在网摘上汇集了一些对于“如何评价英雄联盟新装备””的相关内容,希望大家能喜欢,我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!

我们都知道,在告别S10赛季之后,《英雄联盟》的老装备系统也和玩家彻底说再见了。全新的装备系统给装备划分了“阶级”,比如“神话”和“传说”,绝大多数装备还有了新的图标,可以理解为这是拳头公司对《英雄联盟》装备体系的一次大重做。

对于这套新的装备系统大家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,有人觉得这可以让游戏重新焕发活力,有助于新鲜血液的流入,并且还能让很多之前只能坐冷板凳的英雄有成为赛场宠儿的机会,毕竟有的新装备或许跟某些英雄能发生极好的化学反应,比如“涡轮炼金罐”和“乌迪尔”;但另一方面,有的玩家认为这严重破坏了老玩家们原有的游戏认知,相当于强行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无谓的学习成本,而且新的装备体系会让游戏里的劣势方更加难以翻盘,进而造成“15投”的现象更加普遍。

笔者个人的观点是,目前的这套装备体系,对于玩家来说有利有弊,但对于拳头公司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,具体原因请看下文。

我们从目前新的装备体系里可以明确的一点是,大多数英雄的出装思路都变得非常狭窄,基本可以看作是“拳头已经为所有英雄构思好了出装的路线,所有玩家只需要照着既定的路线去做装备即可”。比如新的“冰拳”已经明确成为了“坦克专用的神话装备”,在全球风靡多年的“蓝EZ”彻底绝迹;再比如专门为法系辅助英雄“量身定做”的神话装备“月石再生器”,正儿八经想自己carry的AP法师谁会出它啊?

表面上看,在新赛季开始之后确实也有不少所谓“玩家自主开发的新奇出装套路”,比如“渴血战斧泰隆”,“冰拳赛娜”还有“幕刃剑圣”,然而这些玩法没有一个不遭到设计师削弱的,如果你关注了2021年5月中旬官方的工作日志就会发现,他们是专门点名要削弱“冰拳赛娜”和“幕刃剑圣”的,并且还做了附加说明——不会影响英雄“其他正常流派的玩法”,比如“攻速流”的剑圣在这次补丁的调整中是不会受到牵连的。至于渴血战斧,早就已经遭到了大幅的削弱,现在渴血只能跟比较少的几个英雄产生良好化学反应。有人可能会有疑问,“剑圣出幕刃不是正常的玩法么?幕刃不就是一件为物理爆发型刺客设计的装备么?”实际上设计师对英雄的分类比普通玩家想的更复杂一点,在他们眼里“剑圣”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“刺客”,而是“游击斗士”,亚索和永恩也属于“游击斗士”,像劫这样的英雄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刺客”,所以设计师才会强调“剑圣的正统在攻速流”。

至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两点:

设计师在新赛季将装备体系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分类;目前的装备体系比以往更像是“金字塔型结构”,而非“平行结构”

早些年设计师曾经对英雄进行过一次精细化的分类,具体如下图所示。

以前设计师对英雄做的细化定位

在后续的几年时间里,设计师给人的感觉是虽然做了一定程度的装备细分,比如辅助类的“香炉”和“骑士之誓”,战士喜欢出的“黑切”和“血手”……但很显然他们觉得这样的细分程度还不够,于是在现在这个赛季重做了整个装备体系,围绕英雄的“细分定位”来设计装备。比如适合“游击斗士”的“盾弓”,适合“冲阵坦克”的“炼金罐”等等。各位想一下,表面上看的确是更加合理了,这样的手段本身也没有太大问题,但前提是“装备池”必须有相当的深度,如果“装备池”的深度不够,那么就会导致玩家的选择太少,“最优解”被找到的速度太快,玩家自身也会快速感觉到玩游戏是在“戴着镣铐跳舞”。

而“装备池”的深度目前是不可能增加到让玩家主观感觉“自由”的程度的,因为设计师都是肉体凡胎,而且《英雄联盟》还是一款竞技类的游戏,同时赛事部分还在整个《英雄联盟》的生态里占有绝对重要的分量,所以“平衡性”是设计师需要考量的关键因素。假设真的增加“装备池”的深度,为每个细分定位都设计大量的新装备出来,那么平衡性的相关工作量100%会超出设计师们的能力范围,因为LOL里装备会跟英雄、召唤师技能、符文、战术体系产生联动,以目前游戏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人类对自身能力的开发程度,是肯定没法进行处理的,况且我个人认为“拳式平衡”跟“暴式平衡”简直是不相伯仲,毕竟都挺烂的。(多少年的世界赛都要搞出那种“不能放出来的英雄”,这其实让蓝紫双方在BP阶段已经不公平了)

再说说装备体系目前更像是“金字塔型结构”这一点,很多玩家其实都知道我要表达的意思——现在“神话级别”的装备就像是在顶层一样,“下层”则是别的装备,当然了后期基本就是“1件神话装,其余大部分都是传说装”的状态。这样的改动不仅让很多英雄所要出的装备固定下来,甚至还把出装的顺序也做了某种“强制”,至少按照设计师的想法来说,正确的做法必然是“先憋神话装,然后再去出其它装备”,虽然现在依然有前期当“散件王”的出装顺序(比以前已经少很多了),但这很显然并非设计师想要看到的,在未来这样的行为大概率会遭到“调整”,因为一直以来拳头的设计师都特别喜欢“教玩家玩游戏”,强行对某些玩家自行开发的套路进行粗暴干预,比如“半肉小鱼人”就是时代的眼泪,“血手”刚出来的时候曾经有AD玩家会购买,但后来增加了诸多限制之后也成了“战士专属”……

在目前的装备体系之下,拳头公司对玩家“玩法”的控制力度会更强,干涉起来也会变得更加简单,但这在如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,反而成了对公司本身特别有利的改动。注意我说的是对“拳头公司”有利,对“玩家”来说则并不一定是绝对有利的。

主要原因在于,拳头虽然被鹅厂完全控股,但一方面它本质上还是一家美国的公司。(另一方面目前拳头也面临一些压力,可能需要削减鹅厂对它的控制力度)

美国新的领导者在今年又做出了两个决定:

将最低工资提高对企业家抽税

拳头作为那种社会下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,基本的嗅觉肯定是有的——一方面未来几年的用人成本肯定会快速增加;另一方面由于税负增加,企业在“投资”方面的意愿必然会下降。

所以未来短时间内,我个人猜测即便LOL这款游戏会变得越来越“庞大”(几乎所有的游戏在迭代的路上只会“做加法”而不会“做减法”,这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“快乐”还是“硬核”?所有竞技类游戏必须面对的设计难题 ),拳头也大概率不会扩充设计师团队,或者是只对团队做“有限扩充”(比如原本增加了5个人的工作量,却只多雇佣2个人)。

再加上前几年拳头的立项太多(开坑太多),劳动人员的需求和企业主的低投资意愿在近几年会发生冲突,于是设计师们可能会“摆烂”,说通俗一点就是“混工资”(因为游戏一直在做加法,但团队不扩充或者扩充人数有限,所以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看上去是增加的,于是工作的意愿下降),反馈到产品上则会表现为:

调整拖延、滞后(比如之前过于强大的“渴血战斧”就拖了很久才被削弱;“破败之王”被赛场禁用的时间似乎也有点过长了)新英雄的质量持续下降(“简单粗暴的缝合怪”越来越多)平衡调整趋向于“一刀切”化(比如某些套路可能会直接让它玩不了,而不是“削弱”)近几年不会出现“令人感到新奇,具有颠覆性,且评价大体正面”的优秀改动,比如“符文重做”,“新版峡谷先锋”,“野区植物”等

最后需要补充说明一点,我并不是在唱衰《英雄联盟》,毕竟众所周知它目前还是全球最热门的电子竞技产品,同时整个生态系统也非常完善,甚至由于赛事成功的宣发和电竞这种亚文化现在得到的广泛认可,其观众数量大概率还是逐年增加的。

我的意思是,《英雄联盟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(可能是1-2个赛季),其设计水平相比过去的3年应该会有所下滑,老玩家对游戏质量的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。

标签: #如何评价英雄联盟新装备